2024年10月朱元璋是什么朝代的皇帝(明朝朱元璋是昏君还是明君)

 更新时间:2024-10-12

  ⑴朱元璋是什么朝代的皇帝(明朝朱元璋是昏君还是明君

  ⑵朱元璋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。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(年-年月日,字国瑞。原名重八,后取名兴宗。汉族,濠州钟离人,明朝开国皇帝。幼年家贫,当过和尚,放过牛。年(洪武三十一年,朱元璋病逝于应天,享年岁,庙号太祖,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。葬南京明孝陵。

  ⑶大明“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”,明太祖——朱元璋,字国瑞,又名朱重八,明朝开国之君,四十一岁在南京称帝,年号洪武,临朝三十年,于洪武三十一年病逝,享年七十有一。

  ⑷一直不敢提笔写朱元璋,因为太精彩。但明代十六帝,已经写了十五位,总不能把这位老祖宗拉下,却始终不知何处下手。

  ⑸从放牛娃到开国君主,从家破人亡到拥兵数十万,他的人生历程像一本逆袭的网络小说,让人读得热血沸腾,大呼过瘾。

  ⑹随便聊聊吧,毕竟朱元璋的事情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,炒冷饭也没有任何意义,就说说我对朱元璋的一些看法吧。

  ⑺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很苦。祖上世代务农,兄弟姐妹一大堆,吃不饱,穿不暖,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家里放牛。

  ⑻岁那年,先是旱灾,然后是蝗灾和瘟疫,家里人几乎死绝,连给亲人找快板,找块地的埋葬条件都没有。

  ⑼走投无路进了寺庙做了打杂的行童。后来寺庙的日子都混不下去,穿着件破僧衣,端着个僧钵就出去云游化缘。

  ⑽安徽,河南绕了一圈,游荡三年后又回到了寺庙。中间朱元璋回了一次家,祭奠了父母,觉得世道乱又窝回寺里。

  ⑾直到他收到了小时候玩伴的信,邀请他加入农民军。朱元璋想把信烧了,安安稳稳地苟在寺庙里度过余生,却不知这封信的消息被走漏。朱元璋别无选择,投奔了红巾军。这一年,他岁。

  ⑿朱元璋的这段经历大家并不陌生,在他参加农民军之前经历的艰苦岁月,是他后来“民本”观念的重要由来。但我看来,岁之前的生活,让朱元璋明白了一个道理:不进则退。

  ⒀从宏观角度看,朱元璋这种底层的破产农民,躲过饥荒,瘟疫,战乱,最后能够活下来,其实只是一个数学的概率问题。但从朱元璋的角度看,他一次次地逼迫自己做出选择。

  ⒁家破人亡后,他只能遁入空门;苦力僧做了几年,为了不饿死他只能外出乞讨;好不容易熬了过去,能在寺庙安定下来,又被一封信逼得去造反。很多人说这是正常的逻辑,树挪死人挪活,穷则思变啊。

  ⒂但后来呢?特别是一年后当朱元璋在红巾军里闯出了一些名头,他却带着二十四骑出走单干这件事,就特别值得琢磨。

  ⒃因为按照朱元璋之前只想在乱世保命的生存哲学,当时农民军虽然高层内斗严重,但并没有面临严峻的军事形势,完全可以安稳一段时间。

  ⒄朱元璋这次出走,很大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这支队伍没有希望,所以他要自己另起炉灶。希望这件事,在乱世其实是很奢侈的。

  ⒅朱元璋岁以后犹如开挂一般的人生,实则是被两个因素一直推着前进:求存与希望。

  ⒆他必须不断壮大自己,不断取得胜利,才能够让自己活下来;为了活下来,他必须改变自己原先的价值观,改变原先的处事风格,主动去寻求各种机会;一次次地活下来之后,他也慢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。

  ⒇当这个希望越来越明朗,越来越被朱元璋清晰地捕捉到时,他便更加努力去追求每一次胜利。

  ⒈于是,人变人,人变人,人变人,当他坐稳南京准备和陈友谅决战的时候,朱元璋已经成为了拥兵十余万的大军阀。这时候,他才岁。

  ⒉如此一位靠自己一刀一剑打拼出来的军阀式开国君主,不论将来做出何种让世人不解与迷惑的举动,其背后一定有他自己深层次的考量。因为人生能够开挂,除了胆气,更重要的是眼光。这是天生的。

  ⒊朱元璋身上有一个很大的标签,叫屠戮功臣。正所谓兔死狗烹,鸟尽弓藏,所有人都一边骂朱元璋薄情,一边习惯性认为此事理所当然。

  ⒋其实如果大家把几个主要的开国元勋死亡时间和死因列一张表格,便会发现朱元璋诛杀这群昔日战友,主要集中在“胡惟庸案”和“蓝玉案”两个时期。

  ⒌因为这两个案子牵连人数大,影响时间久,以至于到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,大明朝廷才逐渐恢复平静。

  ⒍但相对于朱元璋动手杀掉的,大明建国后病逝的开国元勋数量更多。如果把这批人的死也归咎到朱元璋,那我只能怪老朱活得太久了。

  ⒎还是说说这两个案子吧。

  ⒏“胡惟庸案”,在我看来就是朱元璋苦心准备的一次集权行动。在胡惟庸之前,做过丞相的是李善长,徐达,杨宪,汪广洋等人。这几个人都和朱元璋的关系不一般。

  ⒐李善长是朱元璋的第一秘书,徐达是他麾下与常遇春齐名的第一梯队猛将,杨宪很早就是朱元璋的外交特使了,并且还兼着“特工”的秘密身份;汪广洋,朱元璋的御用文人皆智囊。

  ⒑可胡惟庸呢?虽然他龙凤元年就投奔了朱元璋,但关系资历与以上几位比起来,确实还差着一大截。

  ⒒李善长从丞相位子上是“病退”的,徐达只是短暂代职,汪广洋是消极怠工,杨宪倒是想做事情,然后不明不白死了。

  ⒓最后就是李善长推荐给朱元璋的胡惟庸。

  ⒔朱元璋忍了胡惟庸整整七年,是看他起高楼,看他宴宾客,然后看时机差不多了,一锅端掉了“胡党”,罪名是谋反。

  ⒕谋反?笑话,一个见识过朱元璋创业期刚猛的中下级官员,一个看到过朱元璋驾驭碾压无数牛人的小弟,居然在大明建国后想要谋反?

  ⒖我来告诉你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胡惟庸。因为他要告诉那些昔日的战友们,这个天下只能由我来坐,而不是与你们分享。

  ⒗这位前半生被各种时局推着走的老人,现在要为自己的命运做主,所以他需要权力,绝对的权力,甚至连宰相的权力他都要收回。

  ⒘朱元璋用胡惟庸的死,裁撤了相位,改组了六部,完成了集权。

  ⒙之后的“蓝玉案”,朱元璋的动机同样直白简单。

  ⒚其一,太子朱标已死,原为朱标一党的蓝玉很可能成为皇太孙朱允炆日后执政的“不安定因素”;

  ⒛其二,大明建国已二十余年,北方蒙古已无再度南下重建元朝之可能。蓝玉等将领依然要求保持对北方的大规模军事压力,明显与朱元璋注重国内民生发展形成了矛盾。

  所以,蓝玉也必须死。

  只是这两场明初大案,之所以牵连如此之广,很大的原因与朱元璋的猜忌心理有关。而创建不久的锦衣卫刚刚好利用了朱元璋的这种心理,又想要“扬名立威”,故而最后演变出众多冤案,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惨剧。

  朱元璋最厉害之处,并不是卓绝的军事能力,开国皇帝历朝历代都有。但在第一代君主这就基本完成了制度架构工作,且是由一个粗通文墨的大老粗来完成的,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之至。

  《大明律》,朱元璋颁布的,一套把整个帝国所有政治,经济,民生活动都涵盖进去的律法,即使到了今天依旧有重大的借鉴意义。

  《大明律》的颁布,把整个帝国的运行放入了一条固定的轨道。出台一部律法并不难,像刘邦入关的“约法三章”也是一种律法,但像《大明律》这样在各个方面都能起到约束,监管,督促各种事务自行运转的律法,却是少之又少。

  明代之所以能够有近年的国运,很大的功劳要归结于这部律法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像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与群臣接触,朝中官员缺编严重,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却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,反而商品经济得到发展,出现了所谓“资本主义萌芽”。

  与《大明律》一同被朱元璋使用的,还有锦衣卫。这个几乎贯穿了整个明代的特务组织,配合着《大明律》,为皇帝收拾大臣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  锦衣卫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,不受《大明律》约束。而朝臣们却无时无刻不受《大明律》的束缚。于是朝臣们需要在各种法理框架下行事,哪怕是怼皇帝也得按照规矩来,可皇帝却可以通过锦衣卫,不择手段地欺负群臣。

  这种不对等的较量,谁的胜面更大已经不用多说。可笑的是,偏偏是因为锦衣卫的出现,朱元璋才真正建立了一个法治国家。也正是锦衣卫这个超脱律法的流氓手段,才能让朱元璋一次次发动对朝臣的进攻,且保持自身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而锦衣卫更是后来东厂,西厂,内厂的雏形,只是换了一个主事群体罢了。

  蒙古人把国民分为蒙古人,色目人,北方汉人与南人四等。长时间的民族隔离政策,会导致“民族对立”。

  事实上,虽然同为汉族,但北人与南人之间的对立情绪已经很浓了。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,长此以往南北汉人很可能就会变成“两个民族”,明代前期官员中南北对立,亦与此有关。

  朱元璋建国后,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。

  同时他禁止了胡服,胡名,大批蒙古人和色目人改名换姓,与汉人无异。在朱元璋的政府里,同样也有大批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任职,促进了民族的团结和融合。

  虽说云南在历史上很早就并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图,但绝大多数时期因为地理和民族问题,在中原王朝在云南地区实行羁縻政策。战国时期的滇国,唐代的南诏国,宋代的大理国。

  朱元璋打云南,虽说是冲着蒙古梁王和几十万元兵去的,但朱元璋打下之后愿意花大钱养着啊,让沐家世代镇守云南。

  很多人只看到了朝廷每年向云南撒大把的银子,却不曾想过有朝廷驻军的存在,对于云,贵,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南边疆的震慑。

  也就是从明代开始,中原王朝开始逐步通过各种形式途径,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化,比如战争,比如“改土归流”。如果不是朱元璋一开始就让沐家守在云南,云南很可能就会变成另一个交趾(今越南。

  朱元璋虽然对官员施行严苛的管理,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,对百姓却处处以民为本。

  他应该算是史上对于农业生产最看重的君主了,没办法小时候饿怕了;他构建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,从养老,帮扶病残,甚至是公共医疗保障,都有其独创性;还有覆盖全国的监察体系与上访渠道,在洪武年老百姓要告官,不敢说一告一个准,但有的是办法把事情送达天听。

  还有朱元璋恐怖的自制力。

  一般农民运动,特别是起义军的首领本身就是贫苦出身的底层民众,在得势后往往都会表露出极大的享乐欲,比如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。可朱元璋不一样。

  他像头老牛一样一天到晚埋在各种上疏与卷宗里。有人统计过,他平均一天要批阅两百份奏章,处理四百多件事务。而且他还没有什么特别奢侈的爱好,似乎办公成为了他生活的全部。

  朱元璋崇尚节俭,宫中花园里都种着菜,还经常拿这件事和几个儿子们说,意思是这本来是打算造凉亭的,我改成菜地了,你们做小的要学习我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。

  朱元璋不喜欢宋元时期的团茶,而推崇散茶。一方面朱元璋出身低微,团茶一般都是宋元贵族圈子里流行的。

  另一方面,宋元时期斗茶之风盛行,工序繁多,茶具精致,助长了社会的奢靡之风。现在日本保留下来的茶道,其实就是宋元时期茶道的简化版。

  朱元璋的评价有两个极端,一种是一味吹捧,一种是无脑打压。其实宏观地来看,这也说明了朱元璋身上有诸多颇具争议的话题。

  但还有一种解释。我们民族的历史,大一统的朝代就这么几个。汉唐已经成为了民族标签;秦隋是二世而亡,时间太短;宋代又号称是知识分子的黄金时代;清朝的事情一聊就容易敏感,还不利于民族团结,那么数来数去就剩下大明了。

  但不论褒贬,这都是一种对历史的讨论,只要足够理智,有理有据,都是对我们历史的再次理解与解读,我个人是觉得应该肯定的。

  所以每个人的心中,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朱元璋。
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

相关文章